中工娱乐

劳模风采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|刘锐:精心研磨炼就“毫厘之功”

来源:中工网
2024-05-20 15:09

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那天,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、八分厂805组组长刘锐还在出差的路上。他说,为了跟上产线智能化升级的脚步,自己特意申请去天津的培训基地系统学习自动化课程。从2008年进入淮海工业集团,刘锐一直这样不断学习、不断挑战,精心研磨练就“毫厘之功”。

带着学校“高材生”的标签踏入数控行业,他勤学苦练,不骄不躁;到如今的技术骨干,他创新拼搏,追求完美。刀具飞旋,机床为伴,刘锐奋力奔跑在前行的路上,以高、精、尖产品近乎100%的交验合格率,践行着强军报国的初心使命;用执着和热爱,擎起大国重器,诠释着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。

谈及他为何选择淮海集团,刘锐坦言是源于一次机缘巧合。

2008年,还没从技师学院毕业的刘锐作为山西省学生代表队成员之一,去大连参加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,刚好遇上了职工代表队———淮海集团的伙伴们。由于成绩出色,当时企业的HR看中他,决定特招他入厂。毕业后,他怀揣憧憬、背起行囊,来到淮海工业集团,开启了自己的兵工生涯。

刚进入企业,刘锐发现自己能操作当时行业最先进的五轴加工设备,顿时心生欢喜。他找来了设备说明书,开始了夜以继日的钻研。

实际操作中,遇到不懂的问题,刘锐会到处追问。就这样,自动编程、加工工艺、刀具知识、机械设计和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,他都熟稔于心。扎实的理论知识、积极的处事方式,成了他在生产中解决棘手难题的有力保障。

刘锐先后从事机械加工制造、产品装配装药等工作,多次临危受命,解决各类技术问题,被工友们称为一线的“技能先锋”,先后获得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、“三晋工匠”“全国青年岗位能手”等称号。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他表示,“能得到这样的殊荣,心情特别激动,也是收到的最好的礼物。”

在某产品零件的生产中,刘锐通过平时自学的夹具设计知识及高速加工理念,独立设计了一种弹性定位夹具结合高速加工方式,解决了薄壁异型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及变形问题,使零件良品率提高了30%。

在某产品零件槽加工过程中,刘锐通过对涂层硬质合金T型铣刀的创新应用,达到了“以铣代磨”的功效,解决了零件高精度深窄槽加工效率低的问题,使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。

在保生产的同时,刘锐还善总结。他先后完成各类改善及创新项目40余项、获得专利10余项,发表技术论文3篇。这样的“五小”创新让他在一点一滴中帮企业节创价值300余万元。

刘锐不仅自己钻研技能,而且乐于和大家探讨问题,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,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青年职工岗位成才。在他的帮助下,先后有30余名同事完成技能等级晋升。

“剑锋磨砺出,花香苦寒来”,凭借着熟练的技艺,刘锐不仅在行业大赛斩获过第一名,而且连续两年荣立山西省个人一等功,获得“中央企业技术能手”“三晋技术能手”等称号。

荣誉在身,不忘初心。每每谈到成绩,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助过自己的前辈和同事,是他们毫无保留的传承,教会了自己凡事精益求精、丝毫不能马虎的工作态度,是他们的行为诠释了态度决定细节、细节决定成败。

即使参加比赛刘锐也从未耽误过工作进度。有一次,生产任务急,他就白天工作,晚上去练习大赛中需要的技巧。最后不仅任务完成得好,比赛也取得了好成绩。

这不,前段时间正值企业产线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,他就第一时间投身生产,参与了4条智能生产线的建设。通过复盘过去的产线,和厂家积极沟通需求,找到实现的可能性。目前,一条新产线已正式投产,其他生产线也正处在方案讨论与确认阶段。

刘锐说,任何产品从图纸变成现实,都需要一线技能工人一丝不苟、精雕细琢。他非常愿意做一名匠人,享受通过努力制造出完美产品时的成就感,不断突破自己,为强军报国使命不懈努力。

山西工人报记者 郭倩

责任编辑:杜亚雯

媒体矩阵


  • 中工网客户端

  • 中工网微信号

  • 中工网微博号

  • 中工网抖音号

中工网客户端

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

马上体验

关于我们 |版权声明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 |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:010-84151598
Copyright © 2008-2024 by www.workerc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扫码关注

中工网微信


中工网微博


中工网抖音


工人日报
客户端
×